本篇文章1741字,读完约4分钟
日前,央行发布的《中国201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开辟了“全球经济增长疲软,面临下行风险”专栏。人们认为,短期内全球经济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中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缺乏亮点,内在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中低速增长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在政策应对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国际因素,把握多目标的综合平衡,保持集中,做好中长跑规划。
央行的第一个建议“做好中长跑”是什么意思?作者认为,为政策的长期运行做好规划意味着应对复杂的短期和长期形势。中国的宏观政策不仅要及时加强有针对性的反周期调整,还要加强和加快中长期结构改革的步伐。
短期而言,当地地缘政治风险、英国退出欧盟前景的巨大不确定性、经济和贸易摩擦对全球投资者信心产生巨大影响,投资者对欧洲银行体系的稳健性感到担忧。这些多重因素使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各国货币政策纷纷转向,不足以对冲这种下行风险。
中国经济短期内也面临类似的下行风险。然而,中国不会使用“洪水灌溉”的货币政策来对冲风险。相反,中国的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因此,中国需要采取各种反周期调整措施来应对短期的不确定性。从最新发布的经济金融数据来看,有必要适时适度地加强反周期调整,这是“政策冲刺”的应有之义。
根据7月份的经济数据,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但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内外需求减弱的压力加大,稳定增长的基础需要稳定。具体而言,7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降至4.8%,比上个月下降1.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下降反映了生产动能的减弱;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下降,反映出投资动能放缓;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上个月下降2.2个百分点。消费增长放缓值得关注。上述指标的下降表明了反周期调整和适度发挥的必要性。财政政策需要继续发挥作用,深化减税和减费;加大对基础设施专项债务的支持力度,帮助基础设施投资反弹;清理和盘活财政资金存量,安排地方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缓解财政压力;有必要对汽车、零售、文化旅游等实施消费促进措施。,从而稳定消费,这是驱动经济的积极能量。同时,这一时期的反周期调整也必须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不容易开出药和药,也不容易用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
根据金融数据,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01万亿元,m2同比增长8.1%。上述数据弱于市场预期。从结构上看,企业短期贷款增加6603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251.95亿元,拖累金融信贷数据。然而,社会融资结构也有一些亮点:股票融资、企业债券融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规模迅速扩大,直接融资占新增社会融资的71.47%,表现突出。总体而言,虽然金融数据喜忧参半,但短期内货币政策的重点是把握货币供给的总闸门,保持货币政策适度紧缩,继续发挥结构性工具的调节作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宽信贷”。
从长期来看,全球生产率增长乏力,全球化趋势不确定,全球负债率高,收入分配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得到改善。这些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使得全球经济继续保持中低增长。对我国来说,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不容低估。加强反周期调整不能解决结构性问题,“放水”的强烈刺激将加剧长期矛盾。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体制改革,才能治本,这就是“政策长跑”的内涵。
具体来说,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不可或缺。在经济上,我们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市场化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来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而对外开放的步伐是不可阻挡的。中长期金融政策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改革优化融资结构、金融制度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促进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的措施不能放松;创新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平衡总量与结构的关系,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应该是未来货币政策的发展趋势。
总之,我们要保持力量和耐心,不要搞强力刺激,坚持适时适度反周期调整。不要低估困难,不要因为短期风险而动摇改革决心,坚定不移地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道路。
标题:做好政策中长跑的打算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1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