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39字,读完约10分钟
抗战时期出版的《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40年)是金穆一生中最重要的史学代表作,是有名的中国通史著作 在这部通史著作中,受夏商周三代的影响,从下到20世纪中叶,绳之以法地讲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迅速。 这本书一出版,就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指定为大学用书,在全国流行,可以说是20世纪现代史学者写的中国通史中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国史大纲》发表近一个世纪以来,其赞扬者称之为“胜义纷陈”、“千载难逢”,聚集了国家危难之际的民族精神 另一方面,批判者的矛头大多为独裁政治辩护,对以前从中国传来的文化过于保守或自恋 两论针锋相对,至今仍在争吵 在钱穆先生诞生120周年之际,澎湃情报( thepaper )整理并纪念现代历史学家对《国史大纲》的部分评价 《国史大纲》、《一代名词宗》夏承焘读完后投身史学区颔刚。 “中国通史的创作,到今天为止,出版的书不少,但很少达到理想的水平。 一切通史,多千篇一律,互相模仿 其中理想的是吕思勉《白话本国史》、周谷城《中国通史》、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陈恭禄《中国史》、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张影麟《中国史纲》、钱穆《国史大纲》等。 其中除吕思勉、周谷城、钱穆三四先生的书外,其余都是未完的作品。 钱先生的书是最后出来最多的。 (《现代中国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吕思勉:诚之(编辑注:吕思勉,字诚之)师赞扬了余书南北经济的一节。 另外,书中魏晋三田以下,直到唐朝的租庸调,其间的进化,古今治史者,没有人详细叙述其理由 这本书诚千年来也只有眼睛 (钱穆《八十忆父母师友杂忆》,三联书店1998年版)严耕望:有很多创造性见解,只看该章的标题,提出各时代的动态及其特征,已经僵化,完全与通常刻板的无力者相比。 特别可贵的人,往往可以用数词,包容世代大局 关于春秋战国大势云,他说:“文化发达国家逐步结合,文化落后国家逐步征服。 然后文化落后各国,一边依次征服发达国家,一边被发达国家同化 “这几个词在案发时精悍无双 我们可以把它拉长说。 前世如商灭夏,如周灭商。 像后世北魏南牧一样,辽金入侵宋朝,清的灭明,其结果的影响都可以这样看 在这一进展中,华夏文化疆域逐渐扩大,终于形成了疆土统一、文化统一的广土民众大国的局面 其他胜义不可陈,皆排 (《钱穆宾四先生与我》,《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牟润孙:全书从八尾舜到民国,为了完善的中国通史 知识、讨论、组织和文案超越了前人的作品 闻名历史学界,真是万幸 金氏怀着爱国的热情,扩展到我国文化的构成,阐述得最详细 列举历史上的重大事情,如统一、分裂、强大、衰退等,钱先生知道其原因、结果、快速发展的线索,可以说清楚。 其沉重者在政治经济、制度、学术、文化、社会、民族各方面,不像前人那样受制于王朝帝国的兴衰。 钱先生在这本书里爱国家,爱民族思想充满纸,是社会自卑的论者,在疼痛中加针,立论极其感人 ……读了钱先生的书,让胆小鬼有志,对病夫生气,热血沸腾,兴奋地以为自己还活着 这是阅读历史的一大用途,也就是历史学家对世界的贡献者 《国史大纲》可贵的人在这里,刚徒在字句的考证中寻求这个,比如买椟之还珠,所以不是认识钱氏。 (《记见之二十五年来史学著作》、杜维运等人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华世出版社1980年版)夏承焘:钱君《国史大纲》读完。 关于宋学真精神,据说唐人还是世族之门的第一观念,著书拘泥于家训典章。 宋学的主要是我成为一体,区分义利,区分王霸,有大公的思想,接近平民化 这句话非常有创造性和做生意 宾四非常可爱的佩,读那本书,让历史学染色 ( 1942年11月30日,《天风阁学语日记》第二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从左开始:严耕望,钱穆,余英时余英时:有一次我们讨论了西魏府兵制,证明了他和陈寅恪看法的异同。 他认为陈寅恪过分强调了宇文泰个人私心在府兵制成立中的作用,但主题考证的具体结论和通史所需的综合论断未必完全融合 我举这个例子,看《国史大纲》很难读 因为钱先生在写通史的时候舍不得墨如金子,所以很多话暗示其背后不仅包括正史和九通等古老的史料,还包括整个民国时代的史学史。 (《犹太记风吹水上鳞——敬悼钱宾四师》《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许饶云:抗战期间,他编纂了《国史大纲》,在警报声中,教导学生欣赏中国文化的源流和宝贵之处。 这本书至今仍是中国通史上难以替代的名着 我高中的时候,老师乔维林特别叫我好好学习这段历史。 我一生都在史学地里工作。 无论是教师还是研究,《国史大纲》都是很有用的参考书。 我经常告诉学生,这本书埋藏着数百篇博士论文的主题,等待后生钻研和发挥。 (《心香一辩——追悼宾四先生》,《联报》年8月29日)胡昌智(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系):"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金穆的《国史大纲》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民国三十年以来,特别是台湾,历史系毕业的学生对国史的认识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这本书的影响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书的观点出发的一贯性,史实在一个语境中被认为是有其意义的语境 》(《钱穆的<; 国史大纲>德国历史主义》,《史学评论》第六期,华世出版杜1983年)《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学者政府》为专制辩护? 张耕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通读钱先生一生的著述,“学者政府”的观点是在20世纪30年代末写《国史大纲》时形成的 所谓“学者政府”,是指西汉武帝、昭帝、宣帝国的政制和优势,后来被发挥,用于指中国以前传入的政治体制,据说是中国以前传入的民主精神。 ……《国史大纲》是1930年代末写的,他七八年前编纂的《秦汉史》没有“学者政府”等观点。 《国史大纲》中用于论证“学者政府”的史事、史料,例如设置“复古更化”、“五经博士”等,“秦汉史”还有一个解读,与“国史大纲”大不相同 例如,《国史大纲》阐述了武帝朝的“复古更化”,说“为西汉文治政府建立一个规模”。 “中央政府的文治思想,靠贾谊打开其边缘。 而且,要走复古更化的道路,董仲舒是最重要的” 但是,《秦汉史》说:“武帝一朝政治,如封禅巡守、明堂郊外祀、朔的修改、易服色的制度、外征四夷,所谓复古更新者,都提到了这个诏书。 社会经济贫富的不公正,在刑罚不轻、强奸不改、风化不流、政令是不行的根源、当时政治上唯一真实的问题的情况下,武帝没有观察到,被抑制,通过其各种复古化,促进了这种现象的增加 ……《秦汉史》叙述了武帝朝的论,经常与文、景、昭、宣时恭俭无为相比较,证明武帝朝“有儒者之言礼乐”,免于被捕 有方士推阴阳,求神仙,免不了假 有辞去文学之士的赞功德,难免受到称赞 关于帝王的纵向私欲,群殴迎合,其主张的取舍,怎么能得到正当呢! ”,《国史大纲》是关于武帝朝之的,还是与昭宣时代相联系,与“学者政府”开始的或汉初治法相比,为了展示政制进化的进步。 简单来说,《秦汉史》多采取反省态度、批判角度。 《国史大纲》多采取辩护态度、赞扬的角度 关于无法融洽的史事史料,《国史大纲》大多不做简略记述 ……(钱穆)前期的治学是致力于考证,为学术史学者诉说不公平。 后期的治学多偏向于历史的义理解释,是为中国文化报仇而抱怨 比较《秦汉史》和《国史大纲》,可以说前期的论史多有反省和批判的态度,后期的论史多有称赞和辩护的角度 从这个时期开始,钱先生也逐渐与政府高层联系,特别是在台湾定居以来,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 这无疑给他后期的治史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解构历史书的尝试——以金穆《学者政府》为例,《史学史研究》年第三期)金穆晚年多次执笔庆祝蒋介石的诞生,被称赞为“我国历史人物中最有贞德的人”,诟病。 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国史大纲》面对1939年国难时 通过全书,老师对中国民族能够自立的文化生命和精神活力(统称为“中国历史精神”)的爱情在纸上跳动,严格的“华夷之防”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解释中。 但是,那个战战兢兢的人,并不仅仅关注“外邪”的到来,最揪心、心痛的人是民族、国家的“流通的血脉枯竭”、“社会精神的丧失……气息不断”,因此国史的探索是“生原”(民族的潜在) 我们可能有理由对那个文化自恋的角度提出异议(我自己也有同感)。 但是,你无权不尊重他的感情(请回忆一下当时他的课受到青年热烈欢迎的情景。 也就是说,我知道有别人无法实现的精神魅力)。 另外,他想对一个民族治好衰弱病的时候,不要建立基于自己的“精神”、“活力”、培养的困难。 后者至今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中西为什么疼的难题,值得深思 (《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李敖:对金穆,我终于决定他是反动学者。 他不会再引起我的有趣了。 我佩服他在古典方面的朴学成果,但关于他的朴学以外的扩张解释,我觉得水平几乎值得怀疑。 钱穆的头太迂,迂远成家。 这种现象没有师承。 因为钱穆的老师吕思勉一直在前进。 老师走了,学生迟到了,这真奇怪 (《李敖回忆录》,中国友谊出版企业1998年版)胡文辉(《羊城晚报》) :钱先生在考证上下功夫进入主流学界,直到30年代,一方个体站稳脚跟,不需要跟着潮流走。 另一方面,国家外患日深,思有振奋人心,在藉中国通史的讲义中坦白保守史观,这就是《国史大纲》的由来 近代以来,中国通史的作品非常多,没有完整的,《大纲》已经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大纲”的宗旨大致是中国的特殊论,反对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的历史,到处表扬“本国对过去历史的温情和敬意”,但文化自恋的气味太浓,钱先生用这个“引论”公开批评考证派 (《现代学林点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年版)(本文来自澎情报,越来越多的原始情报请下载《澎湃情报》APP )
标题:热门:钱穆的名著《国史大纲》实为以前传下来专制辩护?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40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