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68字,读完约6分钟
白领小吴最近在社交平台上抱怨了几句,因为她在网上买的毛衣褪色了,店主很不高兴。然而,小武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她发现有人在动态下留言:“专业人士刷坏评论,看头像和微信。”
中信经纬调查发现,“专业不良评论者”并不新鲜,甚至在他们给出的每一条不良评论背后都形成了一条利益链:他们可能向顾客收费,并给指定店铺恶意的不良评论,以达到“抹黑”的目的。竞争者的目的或报复;或者他们在网上购物、点餐等之后故意留下不好的评价。,并提出赔偿要求。
律师提醒说,专业不良评论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电子商务法》。如果你用这种方法要钱,你就被怀疑犯了刑事罪。
01班组分工合作,发一次差评190元
通过小武的介绍,中信经纬(微信号:jwview)联系了上述“专业不良评论者”刘女士。刘说,她的团队可以刷很多平台的不良评论,包括目前主流的电子商务平台、外卖平台和在线旅游平台。“我们是人工给出不好的评价,也就是说,与真实账户拍照以确认收到,然后给出不好的评价。它绝对可靠和专业,无论什么平台都是190元。”
刘女士透露,他们团队有几十人,分工明确。“有些人负责接受订单,有些人负责在平台上下订单,有些人负责开发兼职刷机,有些人负责更新评论库的内容。”她说:“我们刷牙的手遍布全国。我会在收到名单后把他们送下来。价格更低,他们也做不到。因为商家会留下不好的评价,商家肯定会找到他们。没人会费心去挣几十美元。”
据她介绍,他们对平台商家的不良评论不仅包括低星级和“强硬内容”,还包括图片和小视频。不过,刘女士也说,因为现在这个平台受到严格审查,一家店一天刷不了太多。“公众评论说,一家商店每天最多可以刷10件商品,一家淘大和一定数量的平台每天最多可以刷20个订单,每家商店每天最多可以刷3-5件商品。如果你刷得太多,你会被认为是恶意的不良评论。届时,这些评论将被屏蔽。”她说:“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每天完成约20个订单,一天最多刷30个订单。整个团队每月运行近10万次。”
▲“专业的不良评论者”在帖子栏留言招揽顾客。图片来源:百度贴吧
与此同时,刘女士强调,190元只是支付不良评论的费用,从平台下订单的费用需要单独支付。“顾客会决定拍什么样的商品。如果顾客要货,就送过去,否则我们就扔掉。”刘女士还说,她的顾客很少因为与卖家的纠纷而进行报复,更多的是“黑客”商店的竞争对手。
然而,中信经纬注意到,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别有用心的专业不良评论者,他们通过不良评论敲诈钱财。据媒体报道,2018年6月,深圳龙华法院宣判了一批不良评论者。这群不良评论者由7名“90后”组成,他们蓄意威胁不良评论,并一再勒索店主,最后被法院以敲诈罪判处7个月至2年不等的监禁。
删除不良评论也是“专业的”:120元中的一个
如果你有矛,你就有盾。有不好的评论,也有广告说不好的评论可以删除的企业。一位名叫小若(化名)的商人说,他可以帮助该商人删除外卖平台上的不良评论。
“在一个平台消息的24小时内,我可以删除另一个平台消息的7天内的不良评论,一个在120元,并在删除成功后支付。”小若介绍道,“如果有更多的店铺,我建议你花4600元买一套不良评论电话查询软件,它可以查询你的不良评论客人的电话号码,而且总是有效的,你还可以帮别人找钱,一次下单。收20元到40元。”
一位曾经花钱删除不良评论的外卖商人告诉中信经纬:“不良评论对商家有致命的影响,尤其是新店。”如果一家新店刚开张就遇到了几条不好的评论,它真的可以不用拿出来就下线。有时这些不好的评论不是消费者留下的。他们可能是被有竞争力的商店故意留下的。真的没有办法。”
03律师:利用“不良评论”敲诈涉嫌刑事犯罪
北京支林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在接受中信经纬采访时表示,专业不良评论和恶意不良评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电子商务法》。如果你用这种方法要钱,你就被怀疑犯了刑事罪。
“专业的不良评论破坏了电子商务市场的正常秩序,误导了消费者。许多党派有必要团结起来,共同反对它。”赵占领说。
但实际上,由于评论的主观性,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恶意评价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规制,甚至相关规定也存在争议。
2019年正式实施的《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不得删除消费者对其平台上销售的商品或服务的评价。
2019年4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征求公众对《互联网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规定网上交易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商业宣传,不得通过虚假交易、编造用户评价、删除不良用户评价等方式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
一些分析师认为,这无意中助长了专业不良评论和恶意不良评论的嚣张气焰。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首先,原则上,不良评论不能删除。其次,对于恶意和侵权的评价,评价者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现在网络实名制已经实现,可以通过溯源机制找到。
“一旦在线交易运营商被允许删除对用户的不利评价,这可能源自付费删除帖子,或平台要求商家‘选择一个’的‘筹码’。”朱伟说道。
鉴于专业不良评论者的混乱状态,朱伟认为应引入“通知-删除”原则。遇到恶意的不良评论后,商家应该向平台投诉,即通知平台。平台需要通知发布此“通知”评估的用户,并根据透明规则删除评估。否则,评论者将不会知道是商家还是平台删除了评论,因此他们无法继续通过诉讼和其他渠道维护自己的权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认为,在专业不良评论和恶意不良评论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一系列灵活的规则来保护平台的信用评估体系,抑制恶意行为。
目前,许多平台已经出台措施,对专业不良评论进行整改和规范。例如,阿里不断完善平台治理机制,升级评估规则,开发评估速度处理等赋权工具,帮助企业在遇到恶意不良评论时有效投诉和举报;在遇到恶意不良评论的问题后,豆瓣也通过修改评分机制来消除恶意不良评论的影响;美团还为商家提供了一个投诉举报按钮,商家可以将可疑的恶意不良评论提交给平台进行处理。
标题:揭秘职业差评江湖:团队分工合作 每月流水近10万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8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