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2字,读完约5分钟
□史文平
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体系的中文译名,由中国小额信贷协会首次在中国推出。2005年,中国央行和其他机构与联合国合作开展了“中国普惠金融体系”项目研究。在2006年的亚洲小额信贷论坛上,央行官员正式使用了这一概念。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2015年,中国明确提出“加强农村普惠金融”。2016年,中国发布了《推进普惠金融五年发展规划》,首次将普惠金融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以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性原则为基础,以可承受的成本向所有有金融服务需求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和有效的金融服务。
有意义。
新时期的普惠金融工作意义重大。
首先,普惠金融关注发展和公平。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创业创新、改善民生、保障就业、增强社会公平和收益感、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支持、防止现实变成虚拟。
二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普惠金融以小微企业、农民、城市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为金融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适当的金融支持,帮助他们提高经营效率和收入水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精准的金融支持和融资。
第三,有利于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包容性金融服务的很大一部分在县和农村地区。解决“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有利于为农业的繁荣发展、农村的生态宜居性和农民的繁荣文明提供更多的金融血液。
第四,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机构积极配置普惠性金融资源,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广泛对接,为绿色生态养殖业、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森林草原旅游、休闲农业、传统手工艺、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积极满足特色农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工业园区的金融需求,有利于大力发展订单质押、仓单等产业链和供应链金融,稳步推进试点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产权等农村产权融资业务,拓宽担保范围,增加特殊行业信贷投入,支持贫困人口致富。
重大成果
新时期,普惠金融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普惠金融服务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银行结算账户和银行卡使用广泛普及,电子支付发展迅速,保险产品和服务使用稳步增加,信用建设稳步推进,消费者金融素养不断提高,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对普惠金融的信贷支持稳步增加,信贷抑制不断改善。
首先是组织系统的不断形成。到2018年底,两大政策性银行成立了扶贫金融部。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总行设立了专门委员会和普惠金融部门,6万多家支行及以下网点从事城乡社区金融服务。农村中小银行很多,主要为小微企业和农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基层网点“下沉”,设立农业、农村和农民金融部门。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也积极构建普惠金融服务网络。江西率先完成农村基本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金融服务覆盖全省16000多个行政村;全省已建成3500多个普惠金融服务站,贫困村覆盖率超过90%。
其次,服务的规模正在扩大。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超过6万亿元,增速高于16%;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过5.6万亿元。大型国有银行全年发放小额普惠贷款2.25万亿元。让人大放异彩的是,农村中小银行占银行业贷款规模的13%,占涉农贷款和小微贷款的近30%;小微企业贷款近800万笔,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的45%;有近2800万家庭拥有普惠性贷款,占银行金融机构普惠性贷款家庭的83%。股份制银行积极增加表内融资供给,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
第三,政策支持更强。支持CDB和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筹集信贷资金,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发行低成本、长期异地扶贫搬迁贷款。中央政府给予90%的贷款利息补贴;有的对贫困地区特殊农产品的价格保险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央行多次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继续降低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再融资、再贴现等工具规模,鼓励发行中小金融债券和资本补充债券,进一步提高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将小微企业贷款普惠金融定向减债考核标准调整为“单户信贷1000万元以下”。
中国保监会明确表示,在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普惠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容忍度将放宽至不超过不良贷款率的3个百分点。各种政策的指导作用正在显现。小型和微型企业等包容性金融服务的融资成本持续下降。2019年一季度新发行的普惠小微企业利率为6.87%,比2018年下降0.52个百分点;一季度,五大银行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低至4.76%。
(待续)
(作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西监管局)
标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普惠金融是应有之义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9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