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4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郑州8月26日电:撑起“绿水青山”招徕人民的钱袋——河南栾川旅游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韩朝阳

八月,炎热的夏天正好是河南省西部山区栾川县的旅游季节。游客来这里观光、度假、休闲,这给这个位于伏牛山区的小县城带来了繁荣的人气。农村地区的农家旅馆和寄宿家庭也欢迎赚取一年中最大的“一桶金”。记者在栾川采访时发现,旅游业已经成为栾川人民增加就业和收入的重要途径。

背靠“绿水青山”鼓起百姓钱袋——河南栾川全域旅游发展见闻

栾川位于河南省西部伏牛山腹地,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旅游资源得天独厚。20多年前,拓荒者吃“旅游餐”,但栾川县新南村的旅游业一年前才正式启动。

背靠“绿水青山”鼓起百姓钱袋——河南栾川全域旅游发展见闻

来自新南村的31岁村民何李爽(音译)是栾川县旅游从业人员中的“新人”。两个月前,她的农家旅馆在旅游旺季前开张了。“两个月后,我赚了一万多元,这比工作更有力量。”因为一家人只改造了三间标准客房,加上接待条件,络绎不绝的游客让何难以招架。“招待会不能来,没有提前预定的客人只能拒绝。”

背靠“绿水青山”鼓起百姓钱袋——河南栾川全域旅游发展见闻

看到生意兴隆,喜忧参半,喜的是生意好得出人意料;遗憾的是房间很少,接待能力有限,我们今年的收入会少很多。然而,旅游业给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五年前我嫁给了我丈夫,五年中我在家里呆了不到三个月。”何李爽说,一方面,由于附近缺乏就业机会,她不得不出去工作挣钱;另一方面,她不愿意回去生活,因为家里条件差,深谷里有土房子。

背靠“绿水青山”鼓起百姓钱袋——河南栾川全域旅游发展见闻

利用扶贫和旅游开发的优势,何走出贫困的沟壑,最终在村中心的河边建起了一栋两层小楼,这不仅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也成为她致富增收的希望。如今,何李爽觉得这份工作“既有利可图又体面”,因为她每天管理着一家农家旅馆的工作,能熟练地与游客打交道。她计划今年冬天再装修两个标准间。有了五间客房,她的丈夫就不用出去工作了,可以回家和她一起经营一家农家旅馆。虽然家庭团聚,但每年仍有可观的收入。

背靠“绿水青山”鼓起百姓钱袋——河南栾川全域旅游发展见闻

自2018年以来,在当地政府和扶贫企业的指导和支持下,新南村已建成87家农家旅馆。“新南村曾经是一个极度贫困的村庄,但有了这里的好山好水,我们希望把新南村变成一个旅游特色村,帮助村民增加就业,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中铁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机务段新南村扶贫小组成员王艳辉说。

背靠“绿水青山”鼓起百姓钱袋——河南栾川全域旅游发展见闻

栾川把全球旅游视为增加人们就业和收入的重要途径。目前,栾川15个乡镇中有13个乡镇有风景名胜区,45个村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通过发展旅游业,16万多人就业,其中1.2万多贫困人口通过旅游业摆脱贫困,旅游业成为栾川人最真正的“金饭碗”。

背靠“绿水青山”鼓起百姓钱袋——河南栾川全域旅游发展见闻

“旅游业的辐射作用很强。发展旅游业不仅是增加就业的途径,也是栾川人民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创新。”栾川文化广播电影旅游局局长孙昕欣说。

背靠“绿水青山”鼓起百姓钱袋——河南栾川全域旅游发展见闻

在栾川老景区——崇都沟,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创新”尤为明显。20多年前,住在土房里饲养牲畜的崇都村村民把这个村子建成了一个受欢迎的旅游胜地,拥有350多家中高档农家旅馆和寄宿家庭,每年接待大约90万游客。崇都村的人们已经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他们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财富”,而是更多的幸福。

背靠“绿水青山”鼓起百姓钱袋——河南栾川全域旅游发展见闻

“过去,当农家旅馆发展起来时,村民们会把最好的房子留给客人住,他们的家挤在楼梯下的小房间里。甚至老人也害怕耽误孩子的生意,搬出去住在破旧的房子里。村民们确实通过努力做扎实的工作而致富,但他们并没有享受到更多的幸福。”崇都沟风景区总经理刘海峰说。

背靠“绿水青山”鼓起百姓钱袋——河南栾川全域旅游发展见闻

近年来,崇都沟已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发展模式由景区向生活方式转变。村民们改变了思维,通过农家乐酒店的升级摆脱了繁重的接待服务,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学习新的技能和理念,与游客交流,交朋友,使崇德沟成为一个让村民、游客和员工感到幸福的温馨社区。

背靠“绿水青山”鼓起百姓钱袋——河南栾川全域旅游发展见闻

孙昕欣、刘海峰等人认为,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火热,栾川旅游业正在改变栾川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同时带动人们的就业和收入增加。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李润发

标题:背靠“绿水青山”鼓起百姓钱袋——河南栾川全域旅游发展见闻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1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