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43字,读完约7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8月9日电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网站报道,2018年,国家信鸽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河北省阜平市实施了精准扶贫项目——阜平硒信鸽产业富集示范项目。信鸽产业精准扶贫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开展了“科技联盟+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活动,每年向12000户贫困家庭发放档案卡分红1470万元。

尽锐出战,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纵观中国脱贫的主战场,科技在贫困家庭收入和产业做大做强的背后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在全国农业科教系统组织了12万名科研教学人员和54万名农业技术人员加入扶贫主战场,在全国832个贫困县成立了4100多个产业扶贫专家组,全面实现了特需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技术服务在贫困村的全覆盖。 提高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了贫困人口致富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尽锐出战,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专家尽可能努力,帮助激活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甘肃省威宁县农民种植马铃薯人均增收1690元。土豆已经成为脱贫致富的“金蛋”。穷人对晒黑的马铃薯专家金黎平竖起了大拇指。马铃薯主要种植在贫困地区,是脱贫的重要作物。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长期领导该体系致力于马铃薯技术扶贫,使马铃薯产业发展成为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

尽锐出战,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为了治病救人,我们应该找到“穷人的根”。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品种缺乏、质量差、适用技术缺乏、产业竞争力弱等诸多问题。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建了全国农业科研力量,找出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努力提高产业扶贫的成效。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大凉山腹地。在295个村庄中有272个贫困村庄,97,000名穷人已经建立了他们的卡。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提出了“告诉农民、展示农民、教农民使用、增加农民财富、振兴产业”的扶贫理念,将苦荞麦发展成为当地扶贫的支柱产业。通过引进新品种,系统试验站筛选出了适合梅谷种植的优良品种,并在州、县、乡三级建立了良好的繁殖体系,显著提高了良种覆盖率,改变了过去播种、不施肥、盲目施药的粗放种植模式,推广了以按需小窝为核心的绿色栽培技术,推动全县春荞亩产由10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目前,苦荞产业已成为梅谷农业的支柱产业,春秋季年种植面积18万亩,总产量2.7万吨,产值1亿元。引导农民全面增产增收,让美姑县贫困农民感受到制度的深度扶贫情怀。难怪彝族人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哇哇”!

尽锐出战,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深度贫困地区工业扶贫的薄弱环节和发展需求,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组织专家摸清了“三区三州”贫困县的工业实际,遴选了有用的农业科技专家,成立了544个工业扶贫科技服务组和技术专家组,实现了“三区三州”165个贫困县专家技术指导的全覆盖。根据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专家们构建和完善了符合当地产业资源和环境的高效绿色种植养殖模式和生产标准,开发了简单、有效、适用的“技术成果包”、“产品成果包”和“设备成果包”。

尽锐出战,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准确的服务,“动手”教穷人致富

安徽省霍山县特产的寿火黑猪,生产历史悠久,是深受市场追捧的地方良种之一。许多贫困家庭看到饲养黑猪是有利可图的,但他们害怕饲养不好,不知道防疫知识,饲料和母猪护理,缺乏市场观念。"李主任从猪圈的设计开始,亲自教我."农民周培川的站长李,是漫水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站长李炳武。“从猪圈改造、母猪饲养到防疫和治疗的饲养技术,我一年去过我家十几次。我还教我接种疫苗、前腔静脉血液检测抗体技术和种子选择。”

尽锐出战,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持续有效的技术指导服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科技服务力量。2016年至2018年,国家共投入16.4亿元支持贫困县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现贫困村农业技术服务全覆盖。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在热情的指导和细致的服务下,风雨飘摇,近年来为贫困地区的工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个可以沉没、使用、关注和帮助的农业技术服务“铁军”。

尽锐出战,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为了加强对边境地区、山区和革命老区特色农业产业的科技服务,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会同财政部在贫困地区实施了农业技术人员专项计划。通过向政府购买服务,3000多名具有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被选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专门的农业技术人员是当地的“土壤专家”和“田秀才”。他们的引导针对性强,带动效果明显,受到地方政府和贫困家庭的欢迎和认可。

尽锐出战,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陕西省延川县贾家坪镇村的贫困家庭李,从2017年开始在温室里种植水果和蔬菜。虽然一亩地只有一个棚子,但今年春天西瓜和甜瓜的收入是3万元。李说,他还想再种一茬西红柿,预计他还能挣8000元,这对于脱贫致富大有可为。李以前从未种过蔬菜,对蔬菜种植技术也不太了解。延川县的一位特殊农业技术员张海霞解决了他的问题。

尽锐出战,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58岁的张海霞退休前在延安市宝塔区蔬菜局工作。他成为延川县的一名特种兵后,一年到头都呆在贾家坪镇。在许多贫困家庭眼里,张海霞不仅是一位农业技术人员,还是一位“活财神”。人工授粉的技巧是什么,如何强调移植的深度?这项看似简单的技术非常实用,它带来了真正的质量提高和产量增加。在张海霞的带领下,贾家坪镇的贫困户种瓜获得了丰收。李说:“我们的农民喜欢像张老师这样的土壤专家。土地使用得越多,就越能帮助我们摆脱贫困,致富。”

尽锐出战,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教人钓鱼,有效提高贫困户的“造血”能力

培养有能力致富的农民是解决贫困的长期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河县依奇爱里克乡穆纳村的艾禾梯热木爱麦儿是教育培训的受益者。她积极参加地方和县级农民教育培训班,认真学习温室蔬菜种植技术,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科学技术。仅仅几年时间,她就成为了通过当地科技致富的专家。在她的推动下,全镇掀起了蔬菜种植的高潮,让更多的贫困家庭致富。

尽锐出战,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加强了对贫困地区农民教育和培训的支持。自2017年以来,农民教育和培训一直以工业扶贫为重点,总投资近17亿元。以地方主导特色产业为重点,对已建档建卡的扶贫带头人和贫困户进行了专项技能培训,在72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331个省级贫困县培训了48.4万名产业扶贫带头人。

尽锐出战,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各级部门在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生产场所设立培训教室,观摩中学、做中学、做中学。对于农村妇女和不能离开家庭去生产生活的留守老人,他们组织培训专家深入实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对面交谈,用手教他们,做什么培训,从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能本地化扶贫的领导者,提高当地工业发展水平和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尽锐出战,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一百英里九十美分。今明两年,全国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其余的都是贫困户,困难重重。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希元表示,科技作为扶贫的一个重要和关键因素,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农业科教体系将继续充分发挥农业、贴近农民、贴近农村的优势和特点,向贫困地区输送更多的科研成果和更好的科技服务,帮助工业扶贫。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将是一场艰苦的斗争。

标题:尽锐出战,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4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