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8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记者张立民实习生许

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成为上海人的困惑,这在网民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据悉,《条例》已于2019年1月31日经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

垃圾分类:推动政策更好落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洪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垃圾分类的全面实施是一个渐进且不断变化的过程。实际情况因地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有必要因地制宜地促进政策的实施。

垃圾分类:推动政策更好落地

他说,公众的积极响应可以促进政策得到更好的实施。目前,大多数人的环保意识与他们的环保责任不相称,因此有必要将环保意识融入到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就垃圾分类而言,就是要让它成为大众新的生活习惯,并把垃圾分类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垃圾分类:推动政策更好落地

环境责任是关键

随着《条例》的实施,公众对于如何分类不知所措,这在网民中引起了不同的意见。然而,事实上,从中国的发展战略来看,绿色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使垃圾分类快速推进,这只是时间问题。

垃圾分类:推动政策更好落地

周洪春指出,垃圾分类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解决环境责任问题。

“例如,城市社区附近会出现生活垃圾增多的现象,但居民坚决反对在附近建垃圾场。这一“邻里回避运动”的出现,表明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环保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环境责任没有跟上步伐。也就是说,环境保护的责任和意识是脱节的。”周洪春说道。

垃圾分类:推动政策更好落地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作出了重大判断,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许多以前没有被重视的问题开始出现。例如,邻里回避问题就是环境质量需求与相应责任之间的矛盾。”他说。

垃圾分类:推动政策更好落地

他补充说:“面对这些问题,政府也制定了一些政策。从建立环保监管到关闭落后企业的污染企业,落后行业和污染行业都将面临淘汰。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未来将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发展的理念将逐步从生产领域延伸到生活领域,并逐步延伸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垃圾分类将成为每个人都应该履行的环境责任,也将成为每个人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垃圾分类:推动政策更好落地

“政府在加强这一领域的执法时,还必须引导公众自觉履行环境责任意识。这种意识将是一种新的社会形式,它可以影响到所有方面。”他说。

根据当地情况改善不足之处

通过阅读《条例》不难发现,它们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上海本地实际制定的,是我国第一部省级生活垃圾管理地方性法规。

作为一个沿海城市,上海使用船舶作为垃圾收集和运输的另一种方式是合乎逻辑的。《条例》明确指出:使用专用车辆和船舶运输生活垃圾;特种车辆和船舶应当明确运输的生活垃圾类别,实行密闭运输,并安装在线监测系统。

垃圾分类:推动政策更好落地

周洪春说:“条例的实施具有突兀和象征意义。中国《环境保护法》明确了属地管理,因地制宜,做好政策落实工作。”

关于《条例》的实施,周洪春表示,对于包括垃圾分类在内的许多环保政策,国家将加大宣传力度,在前期改变公众意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投入,但未来的发展将更多地依靠市场。国家还需要配备一些标准来协助其实施,如分类标准、焚烧标准、其他垃圾处理标准,甚至循环经济利用都应该有标准。

垃圾分类:推动政策更好落地

随着垃圾的增加,垃圾的种类也在增加。“今后,中国在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时,要考虑当地的发展水平、生活条件、垃圾成分以及垃圾后处理的设施和设备。”周洪春说道。

垃圾分类:推动政策更好落地

“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系统比较成熟,他们对垃圾的详细分类值得学习。例如,欧美国家和日本都有成熟的做法。垃圾分类在中国首先实施的地区也有发展特点。例如,台湾的垃圾分类政策可称为四位一体,包括社区组织动员、居民分类、企业运作、资金参与等。,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周洪春说道。

垃圾分类:推动政策更好落地

「目前,中国的废物分类系统仍在发展过程中,所以我们不但要学习外国的经验,也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在基层探索的同时进行顶层设计,应该积累经验,然后逐步推广。在过去的两年里,46个城市开展了试点项目,应该总结一下。每个地区和城市的发展不同,政策执行的速度也不同。需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周洪春说道。

标题:垃圾分类:推动政策更好落地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5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