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4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7月5日(记者梁木)55岁的石河花需要把她的灯笼装进纸箱。这个简单的工作每月能给她带来2000元。
石河花在平凉市水罗镇吊沟村的扶贫车间工作。刁沟村是一个极度贫困的村庄。2013年,刁沟村413户人家中,有149户633人建档建卡,贫困人口较多。
针对这种情况,刁沟村选择了“短期和短期”项目,设立扶贫车间,帮助脱贫致富。目前,扶贫车间的主要业务是红灯笼的加工、生产和销售,涵盖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
图为放置在车间院子里的红灯笼。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社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目前有78人在扶贫车间工作,其中43人是已建档建卡的贫困户,主要是留守老人和妇女。石莲花就是其中之一。
史和华家有七口人。他的儿子在县城工作,四个孙子都在上学。他的儿媳通常照顾孩子,没有收入。因此,这份工作和收入让她感到非常幸福。
70岁的王彩秀也在这里工作。她的工作是在灯笼上面和下面的圆盘上贴上金色的贴纸。她每月也能挣大约2000元。“我儿子在兰州工作,我赚的钱会给我孙子。”王才秀高兴地说道。
图为工人们在贴灯笼,左边是王彩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社
根据工作的难度和熟练程度,收入也有差异。石河花和王彩秀的工作是比较基础的操作,最高收入可以达到每月5000元左右。
扶贫讲习班的负责人说,讲习班的工作首先是培训,然后是就业,通常是在两周的培训之后;上岗后,车间安排灵活,时间相对随意,工人有很大的自由。因为它是计件收费的,没有严格的工作时间要求,工人们也可以把东西带回家去做。
图为工人制作灯笼骨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社
图为工人缝制布片灯笼。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社
图为工人在灯笼上放金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社
同时,为了鼓励农民工,扶贫车间与当地妇联合作,为妇女和美国建立了一个积分超市,并采用了积分兑换的方法。车间里的工人一天的全部劳动可以得到5分,他们可以用这些分在超市里换货。一支铅笔1分,一条毛巾6分,一套24色笔18分。
图为女装美容点超市的一些产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梁木社
刁沟村扶贫工作于今年2月完成。目前,镇上有8个扶贫车间,吸纳了210户贫困家庭,稳定了就业,增加了收入。
标题:大红灯笼照亮扶贫车间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5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