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1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林
七年前,作为研究团队的一员,我们的记者去了浙江台州和温州,对20多家小微企业进行了调查和采访。当时,企业正处于低迷时期,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努力支持它们。现在,有些人换了职业,有些人保持不变,有些人在成长。
在当年的采访中,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温州不锈钢行业协会会长、浙江叶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松林:“创业25年来,我觉得今年的经营形势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如今,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弱势群体。有人问我是否会考虑让我的孩子接手。我说我很痛苦。谁想让孩子们接管并受苦?”
当时,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面临的困难:亏损、融资困难、劳动力成本高、税费压力大等。
经过7年的实践,从确保生存、克服困难,到后来转变模式、调整结构、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再到现在实施技术创新,李松林感到欣慰的是,他的企业发展潜力在不断增长,技术创新的能量在逐步释放。
“现在,外部环境和公司自身的发展能力都比2012年好得多。”李松林表示,从政策因素来看,首先,融资困难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已经得到缓解,融资成本正在下降。现在,我们有了与银行讨价还价的能力,而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银行向企业放贷而不增加或减少贷款是有好处的。过去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提高了50%以上,但现在经过双方协商只提高了20%-30%,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企业有利润和活力。去年,我公司的贷款利息下降了100多万元。
其次,税费明显降低。温州的减税政策给企业一个评级,每一亩都是英雄。根据企业占地的产量和税金,该等级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符合条件的可减免电费和土地使用税。我的企业被评为乙级,土地使用税降低8%。去年,土地使用税减少了40多万元。此外,企业增值税已从过去的17%降至未来的16%,再降至现在的13%。企业真正感受到了这些包容性政策。
“与过去相比,企业有了更明显的收益感,减轻了负担,真正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好处。企业也进入了良性循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李松林说。
浙江华大铝镁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郁感叹就业难、就业贵、税负重、工业用地不足等问题。尤其是人工成本占其企业总成本的30%左右,并且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这是影响其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令他最头疼的就是不稳定的劳动力。
现在,顺的企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巩固和稳定东部产区原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2015年实现了产业梯度转移,发展重心由东部向中部转移。湖北华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湖北省黄冈市,占地700亩,总投资20多亿元,成为当地龙头企业和政府重点扶持对象。
“我之所以选择在黄冈投资建厂,主要是考虑到黄冈与三省交界的优势,如交通发达、土地供应充足、劳动力便宜等。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稀缺,劳动力成本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陈郁顺告诉记者。
创新推动发展。从这些企业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创新和灵活性的魅力。变化有意义,一般规则有意义,只有创新才有活力和希望。
标题:当年“小微”在成长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