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08字,读完约12分钟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消息,为引导和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在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教育部等八部委5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指导和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在教育领域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要求对教育应用进行包容、审慎的监管,不设定准入许可,加强事后监管。与此同时,《意见》还要求规范学校合作,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应用程序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插入商业广告和游戏。
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网络办、通信管理局、公安厅(局)、民政厅(局)、市场监督局、新闻出版局,“扫黄打非”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网络办、公安局、民政局、市场监督局,部属高校、直属单位,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中心:
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education app,以下简称教育移动应用)是指以教师、学生和家长为主要用户,以教育和学习为主要应用场景,服务于学校教学和管理、学生学习和生活以及家校互动的互联网移动应用。近年来,教育移动应用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在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兴趣发展、优化师生体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一些学校中,出现了应用扩散、平台垄断、强制使用等现象。一些教育移动应用存在有害信息传播和大量广告等问题,给教师、学生和家长带来了麻烦,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为引导和规范教育移动应用有序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一般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搞好网络教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全面深化“分销服务”改革。实施包容性审慎监管,引导教育移动应用健康有序发展,为师生创造健康有序安全的网络/教室和学习环境。
(2)基本原则
科学政策和分类指导。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管理与服务、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对不同教育阶段和类型、不同用户群体和不同功能用途的教育移动应用进行分类和引导,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面向问题,标本兼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规范。开展专项行动,控制混乱,建立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率,支持发展,使拳击运动全面结合。
多方参与、协调和联系。以规范化治理体系建设为重点,建立政府管理、企业责任、专家咨询、学校控制、家长监督、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等多主体参与、职责明确的综合协同治理体系。
(3)工作目标
全面控制教育移动应用的混乱,弥补监管的不足,规范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开发和供应质量,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促进教育移动应用有序健康发展。到2019年底,教育手机申请备案工作将完成。开展了教育移动应用专项治理行动,有效缓解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到2020年底,建立健全教育移动应用管理体系、规范和标准,形成规范的监管机制,初步建立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
第二,提高供应质量
(四)建立备案制度。教育移动应用提供商应在获得icp备案(涉及电信业务的,还应申请电信业务许可证)、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级备案证明和等级评估报告后,向机构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教育业务,并登记本单位基本信息和已开发的教育移动应用信息。注册的教育移动应用提供商应在启动新应用之前更新备案单元中的相关信息。教育部制定备案办法,明确备案流程和内容,依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备案登记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汇总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备案信息,并向社会提供查询渠道。
(五)加强内容建设。教育移动应用提供商提供的内容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方向。所展示的广告应与所提供的服务兼容。以未成年人为主要用户的教育移动应用应限制使用期限、定义年龄范围并严格控制内容。鼓励以高校师生为主要用户的教育移动应用,增强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成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具有论坛、社区和消息等功能的教育移动应用应建立信息审计系统。为不同教育阶段实施培训的教育移动应用程序应审查和注册提供服务的主体。其中,在校外网上培训机构实施学科培训的,应当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聘用外籍人员开展培训应考察教学资格、学历和能力,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要求。
(6)规范数据管理。教育移动应用提供商应建立涵盖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数据保障机制。根据“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注册用户的身份信息得到认证。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应明确说明收集和使用信息的目的、方法和范围,并经用户批准。收集和使用未成年人信息应当征得监护人的同意和授权。不要强迫用户默认进行伪装授权、捆绑、停止安装和使用、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违反法律、法规和用户协议,以及向他人披露、非法出售或非法提供个人信息。
(七)确保网络安全。教育移动应用提供商应落实网络安全的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应对网络攻击,确保系统平稳安全运行。教育移动应用和后台系统应统一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应用商店等移动应用分发平台提供商应加强教育移动应用的审核管理,建立开发者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制度,对教育移动应用进行安全审核,及时处理非法和违法教育移动应用。鼓励教育移动应用提供商参与网络安全认证和测试,全面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第三,规范应用管理
(八)落实主要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是本单位自主开发教育移动应用的主管单位,也是选择第三方教育移动应用的责任单位。加强统筹管理,明确职能部门的归口管理,将教育移动应用、公共号码、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平台纳入本地区、本单位部署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负责开发、谁负责评选”的原则,建立健全教育移动应用管理责任制,切实维护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
(9)建立推荐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地情况,会同网络、信息等职能部门探索本地区教育移动应用推荐机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教育移动应用评价,形成推荐表,向社会公布,同时向教育部报告。推荐名单应保证质量并保持动态更新。鼓励第三方评估,组织教育移动应用的法律合规性、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查,检查教育移动应用呈现的内容,为推荐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十)完善选拔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育移动应用选择制度。选拔应充分尊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严格选择标准和控制数量,避免不必要的负担。选定的教育手机应用程序应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集体决策选择的教育移动应用,学生不按要求使用。中小学学习教育的移动应用应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双审核”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推荐制度简化审核流程。
(十一)规范学校合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规范学校对教育移动应用的管理。作为一种教学和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的教育手机应用应遵循自愿原则,不应与教学管理行为相束缚,也不应与学分、成绩和评价挂钩。原则上,承担招生、考试报名、成绩查询等重要业务的教育移动应用应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自行运营管理。如果确实有必要选择第三方应用程序,则不允许通过单个应用程序签署独占协议或实际垄断业务。鼓励高校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合作,优化公共服务。
(十二)促进整合和共享。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创新教育资源供给模式,探索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国家公共服务体系,汇聚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各种应用,使在线学习空室成为教育移动应用的主要入口。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教育移动应用应集成为“互联、业务协作和信息共享”的综合教育移动应用。鼓励教育移动应用程序将收集到的机构、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与国家基础数据库进行核对,并将其收集到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中。
第四,完善监管体系
(十三)加强行业规范。教育移动应用提供商应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便捷的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投诉。应用商店和其他移动应用分发平台提供商应落实监管责任,完善资质验证和内容审核,配合适龄提示管理,并将教育业务作为应用商店的重要条件进行记录。鼓励移动终端提供商为家长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并提供次要监管功能。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制定行业公约,建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和服务评价体系,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十四)建立协作机制。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的监管机制。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负责教育移动应用治理,负责协调配合,指导和监督学校落实主体责任,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治理。网络信息部门、电信部门和公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重点监管移动应用提供商、应用商店等移动应用分销平台提供商和移动终端制造商的教育工作。新闻出版部门重点监管教材、教具等网络出版物。民政部门重点做好民办教育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对网上营利性教育机构进行登记管理,依法查处违法收费、虚假违法广告等行为。公安部门要重点打击与整治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
(十五)拓展监管渠道。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专业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合作,通过技术检测和人工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规范的监测和预警通报机制。家长对学校教学管理的知情权、评估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来实现。引导家长履行监护职责,通过加强家庭沟通和互动,设置移动终端限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教育移动应用。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把握教育动态,及时受理投诉和建议,主动回应社会关注,切实解决群众的痛苦和困难问题。
(十六)加强考核问责。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教育移动应用的退出机制、否定列表和黑名单制度,推进黑名单信息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按照相关规定实施联合处罚。教育督导部门应当将教育移动应用治理纳入下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估和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教育移动应用治理纳入网络安全责任体系及其他相关评估。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约谈和通报。失职或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V.加强支持和保障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引导和规范教育移动应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宣传、扫黄打非、网络通信、电信、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参与的部门协调机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时间节点、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建立本地区教育移动应用重点任务台账,重点治理校外在线培训机构的协调配合,督促指导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十八)完善制度和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完善教育移动应用的备案、推荐、选择、监督和检查制度,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机制。完善教育移动应用评估、监控、检查和保护的技术规范,推进教育移动应用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组织行业专家和相关企业共同提高教育移动应用的标准,规范程序开发、运行管理等环节,提高教育移动应用的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
(19)提高信息素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组织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将规范教育移动应用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和教育,以开放教育、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培养学校师生的科学使用习惯;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专题报告等形式,鼓励家长树立正确的互联网使用观念,全方位提高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信息素养。
(二十)落实工作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育移动应用管理的财政支持,确保备案推荐、监测评估、监督检查等重点任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和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教育移动应用的治理提供信息支持,探索“政府统筹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的教育移动应用供给机制,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应用服务。
标题:八部委: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费不得植入广告游戏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