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71字,读完约8分钟
券商fof的半年度业绩刚刚发布,数据显示券商fof的业绩优于公开发行的同类产品。得益于业绩的增长和资本市场的复苏,券商发行fof产品的活动已悄然升温。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官方网站的数据,截至目前,今年已有49家券商的fof产品备案,而去年仅发行了68家。
关于券商加快发行fof产品的现象,有业内人士向《红周刊》表示,监管部门对券商主动管理能力提出要求后,券商把fof产品作为“大资本管理”方向转变的“好办法”,但目前“券商的投资和研究力度并没有加大,甚至可以说还很弱”。只有突破传统资产的投资范围,开拓国际金融市场,才能使经纪业务得到更好的发展。”
券商的fof表现弱于市场,优于公开发行
根据wind Information的数据,截至7月3日,共设立了233个经纪类fof产品,不包括36个基金合同内容未公开的产品和30个投资权益低于50%的产品,其余191个产品可以集中配置权益性资产。在fof产品中,同期有40种产品的表现优于上证综指,约占20%;有超过150个表现不佳的市场指数,约占80%。例如,国泰君安双子星fof2二期股权资产占0~80%。截至7月3日,该产品的恢复单位今年的净增长率为-0.7%,而上证综指同期上涨了16.88%。
如果fof产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平衡市场波动,那么一定比例的固定收益产品将被分配。然后将233种产品与10年期债券的收益率进行比较,其中112种产品的表现优于10年期债券的收益率,占近50%。因此,表现不佳的国债的利率“更容易”。如国泰君安君艺二号,占股权资产的0-20%,占固定收益和现金分配的0-100%。然而,截至7月3日,10年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为3.155%,该产品单位恢复净值的增长率仅为1.48%。
券商fof的整体表现似乎不太好,但比公开发行fof产品要好。风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76家公开发行的FOF公布了其净值表现,其中只有2家表现优于上证综指,占2.63%,比券商FOF产品整体低17个百分点;28家公司的表现超过了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占36%,比券商的fof产品整体低近14个百分点。
对此,华宝证券(Huabao Securities)分析师易立平解释称,公开发行fof投资的标的资产大多是标准化的公共基金,经纪类投资的标的资产可以是公共基金、私人基金或cta战略基金。“正是因为投资对象的范围相对较广,经纪策略才相对较好。”
股市暖流刺激券商fof发行升温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券商在发行fof产品方面非常活跃,大部分都是多头、定量策略的产品。以招商证券为例,3月份发行的“招商证券财富配置论坛”已经召集了瑞源、郭芙、九坤、市北、盛远、丝协等六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红周刊》记者从北京市东城区招商局证券营业员盛西华处了解到,“很多投资者都来找瑞源基金董事长陈光明和久坤投资总经理王皓。我们只申请了一小部分,集中在第一段,后一段不再有两次私募。”5月下旬,招商证券发行了两种不同投资风格的fof产品,包括定量fof和cta策略fof。截至7月3日,上述fof产品仍处于招聘阶段,尚未建立。
除了招商证券,中信、广发、国泰君安等券商最近都在发行fof产品。据了解,光大证券和国泰君安计划在7月至8月发行更多fof产品,数量将高于5月至6月发行的总数。
随着市场变得越来越活跃,券商也加快了发行产品的步伐。国泰君安销售人员告诉记者,2018年初,该公司准备了几个定量的fof产品,但随着市场进入“长熊市”,产品发布的步伐也暂停。今年年初市场再度升温后,之前被搁置的fof产品在5月份重新申报备案。“我们在5月份收到了预热草案,6月份到达了产品收集阶段。”
经纪人热衷于发行fof产品,投资者也给予积极的“回应”。盛西华告诉记者,以瑞源、九坤等私募为标的资产的fof产品在认购发行后约一周内就募足了资金。此外,6月17日至6月21日,招商证券旗下的“定量多策略fof”产品以“定量多策略3号小集合”为复制品进入持续营销期。21日之后,投资者的认购热情仍然很高,所以他们在6月24日又开放了一周。同样,国泰君安最近采用的定量策略fof也将认购期延长至7月5日。
对此,上海私募基金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解释说,2月和3月,市场经历了一轮快速上涨,市场信心得到恢复。此外,许多私募也表现出色,如杭州魔术广场、北京九坤、杭州田瑞等。基础基金的出色表现成为促使券商发行fof的原因之一。盛西华还表示,“等投资者认为,3-4月开仓的风险并不大,因为年初的上涨主要是为了弥补去年估值的持续下跌。”现在是在3000点左右开仓的合适时机。”
券商fof面临着内外多重“眼泪”
然而,在规模和业绩上似乎都在上升的fof仍面临许多不利因素。一些业内人士告诉《红色周刊》记者,一些经纪公司曾经花了很多钱建立fof团队,最初筹集的资金超过了10亿元,但现在已经大幅缩水,团队成员数量急剧下降。
对此,fof经纪总监向记者解释道,“国内券商往往以卖方为导向,盈利模式主要以交易佣金和销售费用为基础,不具备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要求。例如,2018年,券商发行的明星私募基金被怀疑追逐销售规模,因为只有明星基金经理才能吸引资金买入。因此,券商发行的fof产品一直在追逐市场,并在市场上涨时发行股票多头策略产品;当市场波动时,它专注于固定收益和cta策略产品。"
除了经纪人惯性思维的因素外,他还表示,fof团队的发展还需要考虑成本效益比。截至7月3日,有近800家券商的fof产品不到3种,因此拥有一个完整的投资研究团队显然不划算。“因此,国内fof的配置方向并没有偏离传统资产,在资产配置方面仍然缺乏国际视野。今年,如果黄金、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美国股票得到分配,它们将获得更好的回报。然而,目前国内fof市场还没有取得这样的效益。主要原因是传统资产仍在配置。”
除了券商自身的原因外,fof在运营中的不规范也是其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位公开发行fof的研究主管向《红色周刊》记者指出,经纪公司的许多fof产品严格属于妈妈,fof投资于已经运行的基金,而妈妈投资于经理人,例如,市场上的普通明星私募fof实际上采取妈妈的形式。“尽管在管理费和运营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但这方面反映出对券商内部fof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这种不规范也反映在许多经纪人投资的fof产品在基础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不到80%。上述公开发行fof董事解释说:“我在2018年参加中国证监会举办的fof研讨会时,计划安排市场上所有的fof,但最终因为很多券商fof达不到监管标准(投资)而不得不放弃。基础资产的比例占总配置资产的80%。”
在“大资本管理”时代,政策不断推动券商改善主动管理业务,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的背景下,证监会要求券商fof在2020年达到公开发行fof的操作标准,券商的职能也应以回报为基础。
然而,洪欣证券fof负责人林绍峰告诉记者,虽然政策鼓励券商发展积极的管理业务,但政策也明确规定禁止资产管理产品的多层嵌套,而且由于fof本身已经包含了一层嵌套,银行或券商的资产管理产品对接很可能违反新规定中多层嵌套的规定。机构资金的流失无疑是对fof规模扩张的致命打击。■
[编辑:梁爽]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红色周刊力求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文章中提到的内容仅供参考。网站上显示的信息仅用于传播目的,并不代表《红色周刊》的观点,也不能保证此类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它不构成实质性的投资建议,所以操作风险由你自己承担。
标题:券商FOF热 面临内外多重“撕扯”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