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1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笔记■我们的记者邹剑锋
寻找2001年的记忆,首先映入脑海的是火车。那时,我不仅每周都坐火车去嘉兴和杭州,还经常坐火车去沪杭线、小勇线和浙赣线采访。也是在火车上,我听到了“911事件”和“中国入世”这样重要的消息。
从1997年我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在《中国经济时报》上发表新闻报道,到2001年,已经持续了将近五年。在此期间,我不仅得到了浙江记者站站长柴、中国经济时报《东方经济新闻》编辑部主任的支持和指导,还得到了总行许多老师的热情指导。
一个小插曲是,大约从2001年开始,我和报社老师刘剑锋成为了多年的同事。由于刘剑锋经常写影响很大的调查报告,许多人“错误地记住”了我,许多读者对我印象深刻,因为他们读了另一部冯健的手稿。
正如中国铁路在1997年开始加速一样,中国的金融媒体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渐加速发展。《中国经济时报》也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迅速成长为一家在国内外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作为民营经济的先行者,浙江当时的经济发展摆脱了以往出现的种种争论和疑虑,悄然加速。有人说,虽然中国与世贸组织的“婚礼”是在2001年举行的,但浙江民营经济已经通过实际行动加入世贸组织多年,并带着一个“胖娃娃”参加了婚礼。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的职业道路发生了很大变化。2002年上半年,我被调到北京总部。多年以后,采访的“活动范围”扩展到了全国各地。虽然运输也包括民航飞机,但火车总是伴随着我的工作和生活。
而中国铁路,就像中国经济因加入世贸组织而步入快车道一样,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以北京到杭州的火车为例。我刚到北京上班的时候,坐t32/31快车大约要花16个小时,与之前坐120/119快车花了20多个小时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2004年,北京至杭州间开通了z10/9直通车,单程时间缩短至12小时以内。如今,复兴电动车组从杭州到北京最快的行程只需4小时23分钟。
回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年,我在财务报告领域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除了不少于200万字的各种报道外,他还先后出版了《浙江拼图》(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和《中国时尚力量》(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并被浙江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聘为校外导师。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经济时报》平台带来的增长机遇。
标题:“入世”那一年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6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