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38字,读完约8分钟
2019年12月17日,主题为“金融技术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今天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因故不能出席,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部主任邹兰代致辞。
潘在讲话中指出,在发展以科技带动的新金融活动中,要坚持和巩固、提高和发展。
一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对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要评估是否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包容性,对金融业的影响和宏观调控,坚持金融为民,鼓励利用科技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战胜贫困和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持。必须防止技术被用作外衣,偏离现实,形成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
第二,坚持防范金融风险的基本底线。设立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必须依法接受准入管理,实行职能监督,维护监督的公正性,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定业务的实质。只要业务内容相同,就有必要采取一致的政策导向和监管规则。用无风险识别能力保护投资者利益,保管老百姓的钱袋。对公众的金融活动,无论是不是以技术的名义,都应该严格监管。
第三,发展科技金融服务,提高金融业的质量和效率。依托技术或情景优势,在特许经营的前提下,支持各类机构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丰富金融组织体系。支持金融机构连接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等实体场景,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探索大数据驱动的风险控制模式,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支持运用科技手段,建设健全、稳定、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登记托管、信用信息共享等金融基础设施,优化我国金融运行效率。
第四,发展监管技术,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适应科技日新月异的特点,提高监管快速反应能力,推进常态化网上金融风险预警监控机制,利用科技提升金融监管机构跨市场、跨业态、跨地区识别、预警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完善金融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满足宏观监管需求,拓展数据处理能力,形成对监管工作的有力支撑。
以下是现场录音:
尊敬的肖校长、尹市长、李校长、顾部长、王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金融技术是近年来金融业的热门话题,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的重点任务。本次论坛的主题“金融技术助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期待着在这里分享我们的意见,交流想法,建立共识。借此机会结合工作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2010年前后,在新一轮信息技术浪潮的帮助下,中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几乎覆盖了金融业的所有领域。其中,非银行支付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对提高我国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效率和水平具有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对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潜力和价值。然而,在快速发展中,一些业务创新误入歧途,从业人员混杂,行业生态恶化,风险不断积累和扩大。
2016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领导17个部门和各级政府开展了网络风险专项整治。经过四年来各部门、各地区的努力,整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整体风险水平大幅下降,增量风险得到控制。运营中的网上贷款机构数量从整改之初的近万家下降到不足500家,业务规模和涉及人数大幅减少,就业风险明显缓解。果断打击虚拟货币投机,规避大规模虚拟资产泡沫风险。坚决整顿校园贷款、现金贷款和网络投机,保护人民财产安全,有效抑制增量风险。
二是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非银行支付、同业拆借、网络保险等领域的监管框架已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代币发行和融资、无证网络资产管理业务、网上外汇存款交易,划清了界限。继续推进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连接公司和100家银行成功开展征信业务。不断完善,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共同构建的风险监控技术体系。
三是积累了丰富的新金融活动监管经验,探索了有效的监管合作机制。在近四年的整改工作中,财务管理部门、宣传部门、网络电信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司法部门、自律组织等无缝衔接,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勇于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探索出一套适应新技术特点的金融监管思路和方法,包括坚持金融监管的一致性、渗透性和全覆盖性。掌握资本账户监控和宣传营销管理的关键手段,注重投资者的适当性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充分配合行政管理和自律管理等。,是未来有效金融监管的宝贵财富。
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积累、扩大和暴露到此后的持续整改,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值得认真反思和总结。
首先,各方一度未能理解互联网金融的属性。互联网金融仍然是金融,金融技术也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从法律关系和商业本质来看,金融本质不能被观念的转变和技术的外衣所改变。fintech或techfin、ico或sto应该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术语来识别其业务活动的本质。
第二,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技术并没有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而是变得更具传染性和利益相关者,网络数据和信息的安全风险更加突出。一方面,由于跨境和跨地区的特点,风险扩散更快,溢出效应更强。另一方面,接受服务的多维长尾客户风险识别能力低,损失容忍度有限,潜在的社会危害更为严重。
第三,一些市场参与者不尊重金融法,激励机制被扭曲。在技术快速迭代和更新的背景下,真技术和假技术混为一谈,一些市场参与者缺乏足够的识别能力,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突出。技术应用没有经过仔细的论证和测试,过分强调技术,对金融法律缺乏尊重和敬畏,这可能会导致混乱无处不在。
目前,金融与技术的融合方兴未艾。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大趋势下,网络金融和金融技术的新形式和新模式仍将层出不穷,并将继续给金融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的治理政策,使其具有高度的适用性、竞争性和包容性,这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根本依据。下一步,在技术驱动的新金融活动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做几件事:坚持和巩固,以及几个改进和发展:
一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
对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要评估是否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包容性,对金融业的影响和宏观调控,坚持金融为民,鼓励利用科技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战胜贫困和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持。必须防止技术被用作外衣,偏离现实,形成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
第二,坚持防范金融风险的基本底线。
设立金融机构和从事金融业务,必须依法接受准入管理,实行职能监督,维护监督的公正性,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定业务的实质。只要业务内容相同,就有必要采取一致的政策导向和监管规则。用无风险识别能力保护投资者利益,保管老百姓的钱袋。对公众的金融活动,无论是不是以技术的名义,都应该严格监管。
第三,发展科技金融服务,提高金融业的质量和效率。
依托技术或情景优势,在特许经营的前提下,支持各类机构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丰富金融组织体系。支持金融机构连接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等实体场景,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探索大数据驱动的风险控制模式,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支持运用科技手段,建设健全、稳定、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登记托管、信用信息共享等金融基础设施,优化我国金融运行效率。
第四,发展监管技术,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适应科技日新月异的特点,提高监管快速反应能力,推进常态化网上金融风险预警监控机制,利用科技提升金融监管机构跨市场、跨业态、跨地区识别、预警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完善金融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满足宏观监管需求,拓展数据处理能力,形成对监管工作的有力支撑。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作为全国行业自律组织,不断完善行业自律管理机制,推进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行业标准化建设和政策宣传培训,在行业标准化和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希望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董融会长的领导下,继续发挥自律管理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继续践行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为建设高适用性、高竞争力、高包容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标题:潘功胜:概念游移和科技外衣改变不了金融本质 面向公众的都要从严监管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7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