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6字,读完约2分钟
□实习记者范荣杰
最近,互联网被马云炸毁了。在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的晚会上,马云退休并辞去了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的职务。
在过去的20年里,马云一直在电商领域“封神”,所以很多人会忽略他在金融领域的强大影响力。
从2004年12月8日开始,支付宝正式成立,而“顺风顺水”的马云开始涉足金融江湖。2010年,中国第一家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浙江阿里小额贷款公司成立;2011年,支付宝获得了中国央行颁发的第一张《支付业务许可证》;2013年,余额宝与田弘基金合作启动,点燃互联网金融之角;同年,重庆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中安保险联合成立;2014年,他获得了银行执照,包括信贷、支付、保险和基金。阿里持有或控制几个金融许可证。马云,作为一个“异类韩”,在金融江湖中独演“九剑”。
记者的一位朋友曾在一家信贷机构参与蚂蚁金服推荐的贷款业务,并同意在该公司无法对相关资产进行尽职调查的前提下经营该业务。这间接表明市场认可阿里的信贷业务。
许多人将马云在金融业的成功归功于阿里强大的大数据,并认为基于淘宝网生成的数据可以识别借款人的性格和还款能力。马云的金融似乎打破了传统信用的5c理论。如今,一些金融公司不好意思说他们在没有大数据的情况下做信贷。
有些观点甚至认为,未来的信贷机构只要有大数据支持,就可以像阿里那样批量实现低风险信贷。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点。从本质上来说,马云从事的不是“纯信用贷款”,而是一种“类信用贷款”。对于商家来说,淘宝不仅有自己的店铺,还有上下游企业,所有的商业数据都在这里。对于消费者来说,从日用品到家具,甚至汽车和房屋的交易信息也存在于淘宝上。实质上,借款人,尤其是商户,已经将店铺和各种商业信息抵押给了阿里。如果违约相当于破坏了自己的财务路径,这就是阿里不良贷款率低的原因。
互联网大数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信贷业务的逻辑不能仅靠大数据或技术来解决核心问题。纵观众多互联网公司探索信贷业务的历史,批量业务的成败仍然离不开对客户有形或无形资产的控制。
能否建立信用取决于借款人的综合条件。因此,大数据不能解决信用的核心问题,而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标题:记者观察:大数据不能解决信贷核心问题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10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