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7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张琼斯编辑
中国央行决定改革和完善贷款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的公告是上周末酝酿的,是对昨日市场情绪的回应。8月19日,a股早盘,银行业整体走弱。
分析师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市场将新的lpr机制解读为一种变相的“降息”,并认为银行的净息差(nim)将会收窄,对银行业绩趋势的判断是负面的。然而,业内人士强调,新的lpr机制从长期来看意义重大,但它对银行的短期金融影响有限。特别是,央行只对增量贷款实施lpr置换,lpr报价频率降低到每月一次,可以减轻对银行的影响。
有限的短期影响
新lpr的第一个报价还没有公开,一些银行已经宣布新贷款的定价应该改为“锚”。8月19日,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已参照新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lpr)发放第一批贷款。这些贷款总额近1.5亿元人民币,主要面向华北、华东、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民营企业,将参照8月20日发布的新lpr定价。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从长期来看,新的lpr机制更为重要,其短期影响相对有限。因为企业信用融资的成本最终取决于其自身的基本面、信用质量、盈利能力等。,短期转换贷款锚不会对信贷市场产生强烈影响。
此外,央行也给出了相应的缓释安排,以避免对银行业务造成影响。华泰证券的李超认为,央行只是对增量贷款实施lpr置换,而股票被逐步置换是为了减缓对银行的影响;lpr的报价频率由每日报价改为每月报价,主要是为了使银行、企业和个人适应浮动利率。
当然,也有挑战。中信建设投资杨蓉认为,这种低利率新机制促进了贷款利率的整合,而存款利率的整合尚未开始。其实质性影响相当于不对称降息,即贷款利率下降,而存款利率保持不变,从而降低存贷款利差和行业净息差。不过,他也强调,对银行净利润的负面影响非常有限。据估计,对年净利润增长率的影响不到0.6%,而对整体利率下调的影响只有20%。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军表示,不可能排除银行利差下降的可能性,但利差是否会下降、会下降多少以及下降速度会有多快取决于许多因素,很难立即量化。
马军认为,影响银行利差未来走势的因素包括:一是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未来贷款需求是否强劲;第二,风险溢价;三是政策利率本身的水平和变化;第四,新传动机构的速度。银行也需要改善it系统,这需要一些时间。
测试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定价能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产负债结构合理、管理水平高、风险定价能力强的银行受新lpr的影响较小。同时,新的lpr将迫使商业银行提高其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
“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更强,影响更小,调整成本更低;预计中小农村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政策调整成本较高。”杨蓉说。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从中期和长期来看,随着现有资产到期并面临重新定价,银行的资产方收益率可能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成本越高,利率敏感性越差,影响可能越明显。
“从债务结构来看,中小银行的资本成本相对较高。除资本成本外,贷款成本还包括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如果资产回报率下降,而这三项成本都很高,空的利润将受到很大影响。”曾刚表示,总体而言,中小银行在这三个方面的成本相对较高。
曾刚表示,未来银行应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债务管理能力。在债务方面,适度增加积极负债的比例,因为金融市场具有很强的金融敏感性,能够与资产方面的利率下降相匹配;在资产方面,要吸收客户,增强风险偏好,积极发掘长尾客户,提高风险资产回报率。
"利率市场化后,对银行风险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曾刚分析说,目前很多银行可能没有这样的定价权,他们还必须考虑外部竞争。“即使定价能覆盖成本,如果它比其他银行高得多,也不会有客户。”
标题:新LPR倒逼银行提升风险定价能力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11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