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38字,读完约8分钟
广东省东莞市围绕打造“海湾地区城市品质东莞”的目标,努力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中心、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综合开放合作先导区、高品质低成本的现代生态城市。
11月11日,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大型国有企业、知名民营企业、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众多代表齐聚北京,参加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的“东莞湾区城市品质”价值投资共享交流大会,现场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1169.5亿元。
"东莞的发展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东莞市市长肖亚飞在会上说,东莞正面临着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第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被批准为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区”的大好机遇,这已成为东莞发展的一大亮点。
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吸引了13000多家外资企业,汇聚了178000家工业企业和579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扎根发展。目前,东莞已明确提出全力打造“海湾地区城市品质东莞”的战略任务,并正在努力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中心、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全面开放合作先导区、高品质低成本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打造改革品牌,打造花园城市
将公司创办到银行网点的“银证通”企业可以完成全过程智能服务一体机;大效益企业政策是根据“企业形象”准确推出的,让企业一站就能享受到;小微企业可在2个工作日内通过电报获得零批准和零收费的电力。
11月6日,东莞市宣布在“分配诉讼”改革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根据新发布的《东莞市2019年配送服务改革六大品牌行动计划》,东莞聚焦困扰企业和群众的“拦路虎”和“痛点”,启动“银正通”企业启动一体机和市政公共基础设施。该报配备了“一键式安装”、信用联合奖惩“一个网通”、“一件事”、企业政策精准服务“一站式”东莞也宣布,在未来两三年内,将打造一批“知名、勤奋”的新型政府服务品牌。
东莞只有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了全国0.9%的国内生产总值和4.8%的外汇收入。这与东莞努力打造改革品牌、关注城市环境、努力营造各类人才和企业向往的宜居宜商的高品质环境密不可分。
近年来,东莞在推进“分配诉讼”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8年,东莞被确定为广东省商业环境综合改革四大试点城市之一,拟打造审批流程最佳、创业速度最快、费用最低、运营成本最低、服务效率最高、最方便群众经商的商业环境高地。“配送服务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是一场向内的革命,即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方式,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高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和收益感。”东莞市政府秘书长邓涛说。
一个接一个地大力改革品牌,使东莞的商业环境向世界一流靠拢;随着生态环境和城市质量的提高,东莞有信心建设一个与世界一流的海湾地区和世界一流的城市群相匹配的现代化城市。
当记者走进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时,他看到了水鸟的嬉戏和金桂的芬芳。周围有8平方公里的湖面和6.5平方公里的湿地,周围有300公里的绿道,空空气清新;从万科生活广场等生活设施,到“一个中心、多个场所”的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再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链,城市的功能是完美的;同时,公共环境融入生活美学理念,实施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营造优雅精致的人文氛围。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莞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选的“国际花园城市”,生态保护面积占全市的一半,是广东两大国家森林城市之一。目前,东莞正按照“多中心、分区、网络化”的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城市核心区空房“三位一体”格局,打造粤港澳大湾地区现代化、高品质的宜商宜居生活场所。
“放松”投资,打造“智慧”高地
今年前三季度,东莞工业经济运行交出了一张美丽的成绩单:工业增加值计划3228.4亿元,同比增长8%。先进产业加速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同比增长18.2%。同时,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双双回升,同比增长21%。
全球178,000家工业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知识制造链和生态系统,使东莞成为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际先进制造基地。截至2018年底,东莞吸引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形成了电子信息、电机及设备、纺织、服装、鞋帽等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它培育了新的产业集群,如智能手机和新的平板显示器。
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智能制造的“东莞品牌”已经初步启动。华为、oppo和vivo的手机出货量均位列全球前六名,这让它们成为东莞制造的精美名片。世界上四分之一的智能手机来自东莞。
近年来,东莞一直坚持将智能制造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5年到2016年,连续两年以市政府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文件,率先大规模开展“机器替代”,大力推动机器人智能设备产业发展。2017年,首次提出通过“全生态链”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在松山湖高新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以华为终端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吸引了一大批上下游企业。机器人产业引进了一批掌握机器人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聚集了固德高科技、力群自动化等20多家机器人企业,机器人产业被批准为国家创新产业集群试点。
下一步,东莞将推动智能制造和“两轮驱动”产业高端格局的形成。今年以来,东莞以重大项目建设为起点,瞄准高精度、高质量的项目和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开展重大项目“解决问题、促进建设”的攻坚活动,大力实施加快审批、提高服务质量、保障要素等攻坚行动。“要‘放松’投资,我们必须迈出更大的步伐,让先进资本和绿色投资在东莞感受到最少的束缚和最大的效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成本和投资高地。”东莞市委书记梁卫东表示。
不久前,在东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第三批重大项目中,紫光核心云工业城、钟政创新中心、欧菲光电影像等新兴产业项目密集落地,3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118亿元,显示出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热点和制造业高地的巨大潜力。
收集创新资源,帮助转化成就
“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已被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成为国家战略。东莞北与广州接壤,南与深圳和港澳接壤,是科技走廊的重要节点。目前,东莞正利用制造业企业的集聚优势,依托广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聚优势,以及港、澳、深地区丰富的创新动能,为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搭建桥梁。
“东莞积极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综合科技中心建设,引领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东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方面,东莞依托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集聚创新资源,打造三大核心园区载体:松山湖高新区、滨海湾新区和水乡新城。目前,东莞正计划在滨海湾新区建设一所高水平的大湾区大学,以促进东莞港澳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依托32个新的R&D机构,建立了1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成了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创新载体。共引进孵化器企业1400家,服务企业2万多家。
另一方面,东莞紧紧跟随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建设,构筑了重大科技基础平台。目前,东莞正依托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携手打造国家综合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由东莞市、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组建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正在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南方新材料研发基地和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目前,已引进了材料领域的17个研究团队、两所院校的8名院士和30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东莞还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积极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大创新体系,制定创新链各环节的配套政策,促进创新人才、项目、技术、资金等要素的集聚,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营造优质生态环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铮)
标题:广东叫响“湾区都市 品质东莞”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5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