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78字,读完约9分钟
即将下台的马云一点也不闲着。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哈尔滨吃了冰棍,郑州“串”,晚上去了解放碑...“贡献”了很多街头摄影作品。昨天,#马云希望在他的下辈子成为一个好女人#再次被发送到热门搜索列表。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你为什么对这位互联网巨头的一举一动如此关注?有一种说法是,各地的网民都期待着他来自己的城市,因为在“马云来了”的背后,似乎总有一个大企业。
以郑州为例。第二天,阿里宣布与河南省和郑州市合作。
图片来源:阿里巴巴微博
和阿里握手有多重要?
一定有吸引力。消息发布后,许多当地网民表达了回家的愿望。“你招人吗?如果我招了人,我就要回大河南。”我希望有一个R&D中心,北票发展想回家。”有人直接表扬了新任命的市委书记。
这两天,程叔叔参加了在郑州召开的城市规划与发展学术年会。不时有人说起阿里,“大企业”和“互联网”,这是郑州想要的。
一位接近郑州市政府的人士开玩笑说,近年来,熟悉郑州的大公司是SAIC和富士康。既然阿里要来了,我们怎么能不期待呢?当然,他希望看到房地产项目尽快落地,“就像小米登陆武汉一样。”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论是自己培养还是从外部招聘,企业的质量往往反映了当地经济的质量。从劳动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郑州这次能做到吗?
“马云来了”
“马云来了”的消息一传出,很多网民都在忙着称赞这位新的市委书记。
两个多月前(6月11日),徐立毅从杭州北上跨省上任,被任命为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当时,杭州的一位资深媒体人士告诉程叔叔,在他任职期间,杭州在数字经济和“至多运行一次”改革方面做得很好,“应该有很多经验可以推广。”
很难不及时与对方联系。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徐立毅不仅负责宁波、杭州的招商工作,还在温州等地工作过,被认为是“极富招商经验”。
有趣的是,6月19日,郑州当地官方媒体公开披露了市委书记的招商经历:
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一个地方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结构,而良好的经济结构不仅取决于存量优化,还取决于增量引进。股票的推广是渐进的,而不是革命性的,增量的扩大更具有决定性和指导性。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把提高质量增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抓招商就是抓高质量的增量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事实上,“产业结构相对落后”的问题长期困扰着郑州,而招商引资关系到经济转型发展的大局。
在徐立毅看来,吸引投资会带来“鲶鱼效应”。通过引进优秀的企业和项目,形成健康的竞争态势,可以加速当地传统企业优胜劣汰,促进企业生态的优化。
同时,它也会带来“乘数效应”。通过“高大商”项目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整合升级,可以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我们梳理了最近在徐立毅的一些公共活动,似乎可以看出一些门道。
8月12日,我会见了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一行。于英涛表示,他将扩大郑州的产业布局,扩大合作成果,不断推动郑州大数据发展取得新突破。
14日,我会见了SAIC总统王晓秋及其一行。王晓秋表示,SAIC将整合资源,继续做好郑州基地建设,为加快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促进高水平开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15日,他会见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杨瑞凯一行。杨瑞凯表示,华为将充分发挥其在智能终端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让更多的项目在郑州布局,推动郑州的高质量发展。
22日,郑州与阿里巴巴集团召开座谈会。马云表示,将加快合同项目的实施,拓展新业务、新技术、新产品,把郑州建设成为数字示范城市,为经济转型升级、抢占世界数字产业发展新高地做出积极贡献。
24日,郑州市海维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双方就物联网建设、大数据产业、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
综上所述,行业中必须有龙头企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重点。河南一位资深媒体人士承认,郑州最近的举措确实增强了每个人的信心。“我希望不是打雷下雨。”
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
郑州有多少大企业——那些可以出售、经得起观察、有巨大影响力的企业?
想了想,程灿叔叔只回答“富士康”。上述与郑州市政府关系密切的人士提醒说,上一个是SAIC,下一个是富士康。
这也可以解释当领先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宣布它的到来时,这座城市是多么兴奋。与此同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任晓立指出,从富士康到SAIC再到阿里,郑州的产业结构正变得更加先进和现代化。
当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城市必然有不同的需求。
以富士康为例,2010年8月2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第一条生产线开始生产。第二年,郑州产业结构迎来“拐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继续增长。更重要的是,在富士康的推动下,一些智能手机品牌去了郑州航空空港经济
根据河南省商务厅的数据,2018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达到5512.7亿元,创历史新高。出口在中国排名第八,在中国中部排名第一。今年,河南富士康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3389.1亿元,增长0.6%,占全省总量的61.5%,仍是河南外贸的“支柱”。
除了经济上的好处,富士康提供的工作机会也是巨大的。据公开报道,2013年,富士康郑州园区拥有30多万名员工,其中99%是河南员工。河南省政府网站曾指出,仅商丘就为富士康提供了5万名员工。
对于富士康的到来,时任河南省副省长宋璇涛在投产仪式上发表了明确声明,认为这是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和2000多万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然而,众所周知,在某种程度上,低端贴牌生产、低毛利率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日益成为郑州城市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巨大障碍,郑州和河南“富士康依赖症”的声音不断传来。为此,地方当局也尽了最大努力摆脱这一困境。
SAIC的进入被认为给渴望升级的郑州带来了新的希望。
2017年初,当地媒体称该项目为“中国最智能的互联网汽车智能工厂”;不久前(8月14日),SAIC开始建设“超级大脑”,这是SAIC的一个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投资规模约20亿元。
作为SAIC继浦东金桥、南京浦口之后的第三个“数据库”,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SAIC最大的数据中心,“标志着河南汽车工业已经走上了云计算、产业互联和数据经济发展的新征程。”
薄弱的基础是郑州一直想摆脱的一个硬伤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引进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先进”。郑州将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是城市的整体实力能否跟上。
如何衡量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城市面貌应该是最直观的体现,城市规划设计决定了城市面貌。在这方面,郑州的表现并不突出,甚至与其他同类型城市相比略有落后。
在社交媒体上,郑州火车站多年来一直“灯火管制”,市中心交通瘫痪,到处都是混乱的电瓶车,还有尘土飞扬的城市建设项目...因此郑州被网民称为“中国最受委屈的城市”。
从以前的小县城一路走来,可以说,郑州一直想摆脱这种难以割舍的伤痛。预计“反攻”的转折点出现在近年来国家和省级赋予的重要任务中——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此后,河南省对郑州都市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规划,并以郑为中心推动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
正如任晓丽所说,郑州自身的城市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精细化管理开始受到重视。
在这次由郑州市政府主办的城市规划专业会议上,不仅“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崛起”两个词被多次提及,还单独召开了郑州城市论坛,邀请业内权威专家为郑州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表明了他们加快短板的决心。
正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前院长李晓江所说:
只有人来了,好企业才会来。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的核心任务是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城市环境、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体系。
的确,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城市不再依赖于空的扩张,而是依赖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实力的竞争。对于现阶段的郑州来说,情况正是如此。去年,郑州加入了“抢人大战”,通过“智会郑州”吸引了21万多名青年人才,接待了近5万名优秀人才落户。这是一个进步。
但吸引人才只是第一步,如何留住人才、留住人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今年6月,徐立毅在担任郑州市委书记的新职务时明确指出,在现代城市,只有生活才适合就业。没有良好的城市环境,就没有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发展环境。
目前,郑州已经实施了以“路长制”为起点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此外,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下月在郑州举行。借此机会,郑州也开始全面改善城市环境,努力改善城市面貌。
城市发展的逻辑正在发生变化,人们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郑州来说,这不仅关系到它能否真正留住自己辛辛苦苦引进的企业,还关系到它能否借助产业转型实现城市能源水平的飞跃。
标题:阿里来了 郑州能摘掉“只有富士康”的标签吗?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1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