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22字,读完约6分钟
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到国家战略,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迎来了历史性发展的新机遇。计算能力智库此前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20个城市”系列报告已分别进入浙江杭州和江苏苏州。这一次,安徽省省会合肥是一个新的目的地。
从合肥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来看,合肥位列中国人工智能榜单前五名,在代表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科研排名中位列前三名。合肥的明星企业科达讯飞代表了中国智能语音领域的顶级水平...这些独特的标签让合肥脱颖而出,成为2019年中国20个人工智能城市的第三站。
今天,计算能力智库与复旦大学智能城市研究中心、长三角大数据产业合作联席会议、中国商报、合肥电视台、合肥晚报、维科。com、太平洋证券研究所等重量级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20大城市:科技大学与声谷共舞》中,齐飞科技应用一如既往地从园区的角度分析城市人工智能的发展。
计算能力智库的创始人李岩认为,如果你现在想到合肥,你会想到中国科技大学和iFlytek。现在合肥的城市名片离不开人工智能。在合肥的调研报告中,计算能力智库对合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产业现状和科研实力进行了全景扫描,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相关信息,为其他城市制定政策、创造良好商业环境拓展了新的视野。
对产业、园区和人才的全方位政策支持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产业本身的政策刺激。工业园区为集聚效应的发挥提供了落地土壤和平台,人才要素是基本支撑。合肥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铁三角”的全方位支撑。
在产业政策层面,作为第一批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政策的省份,安徽省详细制定了三个“五年”战略规划,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人工智能产业政策,重点支持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旅游等领域。
在园区政策层面,根据计算智库研究院的实地调查和统计,合肥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大多分布在以中国声音谷为载体的高新区,中国声音谷和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对人工智能产业出台了税收和补贴等相关优惠政策。
在人才政策层面,合肥已经出台了相关的人才政策,从政府到园区,引进和留住人才,支持人工智能启航。
2
科达讯飞和中国胜谷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从区域支持的角度来看,计算能力智库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桂成权认为,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结合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合肥本来就以“新显示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光伏新能源产业、家电产业、汽车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导,这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土壤。受立足点的限制,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从园区来看,合肥拥有“中国声音谷”,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政府合作建设的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据悉,中国声音谷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从早期的智能语音发展到现阶段的全面人工智能,形成了语义、图像、算法、芯片等多元化产业格局,涵盖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基础平台、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硬件、高端制造和服务等完整产业链。2018年,中国胜谷基地产值将达到650亿元。
作为合肥人工智能领域的金字招牌,位于中国胜谷的iFlytek在合肥人工智能产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据报道,iFlytek及其在世界上领先的智能语音技术是合肥人工智能发展的源泉。目前,合肥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基础技术链已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专注于交通、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教育等特殊领域的场景解决方案,形成了以技术驱动、应用引领的地方特色产业地图。
然而,根据计算智库研究所对中国200强人工智能企业地理分布的分析,合肥200强人工智能企业只有3家,在中国排名第11位,在数量上落后于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因此,总体而言,合肥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少,孵化企业质量不高,产业集群竞争力仍然不足。
3
中国科技大学和科大讯飞支持合肥人工智能科研发展
合肥的科研实力是独一无二的,代表着未来的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和发展趋势。
合肥已经形成了以中国科技大学和IFlytek为主导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用于生产、教育和研究,并孵化整个产业链,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基础。
据报道,合肥人工智能研究所主要分为两类:学术实验室和企业实验室。前者得到了R&D实力雄厚、人才培养能力强的大学如中国科技大学的支持,后者得到了国际图联等知名大企业的支持。
据悉,合肥市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已超过1400家,并已建成134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创空室,拥有近4000家孵化企业和创业团队。我们与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23个高质量的合作平台,建立了近100个联合实验室或技术中心,引进了100多个创新团队,积累了300多家科技企业,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新体系,依托高校正在研究的3000多个国家项目。
同时,报告强调合肥科技创新能力位居中国前三名。然而,由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对较少,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扩张导致人才缺口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高端人才。虽然合肥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但与国内人工智能发展较好的一线城市相比,合肥人才获取竞争力较弱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报告显示,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园一直处于第一梯队,综合实力领先,已初步形成政策关怀全面、产业链集聚领先、科研支撑有力的产业生态系统。但是,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在工业应用上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企业数量不足、规模小,人才获取的竞争力弱。
标题:人工智能报告:中科大提供科研支持 AI应用全面开花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