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56字,读完约5分钟

交流的每一步都将我们的生活从便利转变为创造。 在5G到来的前夕,每个人都在谈论万物的互联,但是地面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真的足以将万物连接在一起吗? 物联网的核心是基于互联网,就像汽车和汽油一样。然而,世界上只有5%的海洋区域和20%的陆地区域能够被蜂窝网络数据覆盖,并且大多数区域处于“无油”状态。如何解决地面通信基站无法覆盖的问题?现在,我终于可以抬头仰望天空了。 随着天基物联网的出现,通过卫星传输获取数据将不受天气、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即使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极端情况下,它仍然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无障碍的实时物联网互通,并且在目前地面通信基站无法到达的领域,如海洋和岛屿、石油和电力、地震和灾害以及建筑机械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届时,天地一体将真正实现“物联网”。 航天星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运公司”)肩负着建设和运营中国首个天基物联网——“星运工程”的使命,这无疑是实现物联网地图上的最后一块拼图。 在消除人类活动区外80%以上的空盲点之前,如何顺利实现从“地面”到“天空”的过渡? 星运公司发现了一种功能强大的“助燃装置”。

航天行云:筑就“万物互联”最后一块拼图

0 即使5g实验成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蜂窝移动网络仍不能覆盖世界上80%以上的陆地和95%的海洋。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真正的“物联网”,除了依靠地面,我们还需要仰望天空,规划出基于空间的物联网。什么是天基物联网?也称为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把卫星发射到天空,用卫星作为基站,为地面用户提供物联网服务。与国内基于天基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监控相比,国外在一些领域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如arogs系统和orbcomm系统。许多发达国家计划在未来几年发射数百颗低轨道卫星,形成一个卫星物联网星座。 根据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天基物联网的产值将达到5600亿至8500亿美元,这为市场预留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星运公司执行副总裁刘晓雷表示:“物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城市、智能人体健康、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但中国目前还没有自建的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在物联网的大趋势下,中国迫切需要一个系统来弥补这些不足。”

航天行云:筑就“万物互联”最后一块拼图

作为中国最早的天基物联网项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云项目”承载着中国专用于物联网的商业卫星通信系统“零突破”的历史使命。 星运公司依托中国航天科工总公司的母公司和强大的技术支持,承担了“星运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任务,迅速成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龙头企业。 简单地说,它类似于中国“地面”上的三大运营商,即先建基站后运营通信网络,但星运公司的基站离得很远。 “汉制”星座【/h/】火箭系列“红云武汉一号”、“星运一号”和“快州一号”的登高空是茫茫tai/きだ【/h/】作为中国商业航天的排头兵,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目前正在形成卫星制造、卫星测控、卫星应用等航天产业链。此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许多重大项目也在此落地,其中“星运项目”成为星运公司选择武汉国家航天工业基地的重要原因。 “这是第一个国家级商业航空航天基地,它是商业航空航天的基础。我们没有考虑其他地方。这是发展商业航空航天的最佳选择。”刘晓雷坦言,公司自注册以来就扎根于此,这里是星运公司的所在地。

航天行云:筑就“万物互联”最后一块拼图

2017年4月,由武汉市政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和华夏幸福基金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共同建设的武汉国家航天工业基地在武汉市新洲区开工建设。 到目前为止,“星运工程”按照既定的轨道在这里运行稳定:2017年1月,第一颗技术试验星“星运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星运二号”01、02两颗卫星的发射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接下来,星运计划在2021年发射12颗卫星,以完成小规模联网和扩展行业应用;最后,2023年将发射80颗卫星,星座网络将建成并广泛应用。 那时,除了定位之外,还可以随时监测远洋海运集装箱的内部温度、湿度和其他信息;当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天基物联网可以迅速建立起应急救援的通信和指挥系统,构筑起保卫每一个生命的防线... 值得一提的是,从明年开始,星运卫星的组装预计将在武汉国家航天工业基地完成,未来的运行控制中心也将设在这里。 后面的“助燃装置” 在星运公司所在的卫星工业园内,即将入驻的航天工业四号港R&D大厦正在进行密集的内部装修工作,卫星接收基站的基座已经安装在屋顶上;该设备调试后即可投入使用。

航天行云:筑就“万物互联”最后一块拼图

“我们的专长是航空航天技术。针对公司日常运营的各种需求,华夏幸福的工业服务团队将加班加点,为我们的意见寻找解决方案。从建筑和装修到琐碎的日常对接,整个服务将让我们无后顾之忧。重点发展企业和项目。”刘晓雷认为,在“可靠”团队华夏幸福的支持下,后续项目的推广有了很大的保证。 让刘晓雷更有信心的是,产业集群发展可能在未来产生同频共振的巨大效应。 星运公司不是唯一的企业。据刘晓雷介绍,武汉国家航天工业基地是围绕商业航天产业链而建。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在这里可以匹配。无论是产业链上游的火箭R&D和制造,还是下游的卫星平台R&D,或者是测控与操作应用,产业链中的许多企业都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产业发展的高地。 除了基础设施之外,还有可以“共享”的人才,无论是与武汉国家航天工业基地隔江相望的光谷,还是千里之外的硅谷。在同一个空,人才的交叉流动所带来的这种区域繁荣已经被市场多次验证。 对于星运公司来说,当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走到一起时,他们不仅可以分享行业发展的现在,也可以分享行业发展的未来。 去年年底,在星运公司的带领下,中国首个基于空间的物联网产业联盟在武汉成立。联盟聚集了国内近150家从事商业卫星研究、制造、运营、服务、应用和金融资本的单位,这无疑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天基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制定,为后续的全面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在武汉国家航天工业基地,华夏幸福始终坚持“产业优先”的核心战略,通过构建产业发展生态系统、优化产业环境、延伸产业链配套,为航天装备制造业集群提供更高效的发展保障。 毫无疑问,这些将成为商业太空飞行的“燃烧室”。

标题:航天行云:筑就“万物互联”最后一块拼图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8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