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7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11日电:新疆的就业扶贫政策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
新华社记者潘迎、古玉
家庭多、土地少、劳动技能缺乏、就业困难,是南疆部分贫困农民面临的生存困境。近两年来,新疆通过实施长期有序的就业扶贫行动,帮助1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并转变为技术熟练、工作稳定、收入稳定的产业工人。
克拉玛依市光禄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员工阿伊加马利·卡迪尔,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曾经上过初中。她说:“我很想上大学,但高中毕业后我别无选择,只能在家务农。”当我渴望幸福生活时,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的梦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2018年4月,得益于南疆四州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三年计划,她终于走出了塔里木盆地边缘叶城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来到著名的“石油城市”克拉玛依,与一群渴望改善生活、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一起开始了“寻梦之旅”。
仅仅一年多时间,她很快适应了新工作,融入了城市生活。她每月的固定收入不仅帮助她摆脱了贫困,还支付了她弟弟上大学的学费。“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政策,我学会了如何成长,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我不仅能挣钱养活自己,还能使我的家庭摆脱贫困。”
2018年,新疆开始在南疆四州的贫困地区实施就业扶贫三年计划。该计划提出,对于22个极度贫困且难以脱贫的极度贫困县(市),计划用三年时间从有就业档案的贫困家庭中转移10万劳动力。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新疆共有126,600名贫困劳动者转移就业和建卡,提前一年超过就业扶贫规划的目标任务。
能够成为一名产业工人,在27岁的麦克米兰·图尔孙看来,不仅改变了自己,也改写了整个家庭的命运。
来自伽师县九乡二村的迈迈提·阿布拉·图尔孙家里有年迈体弱的父母、祖母、姐妹、兄弟和一个3岁的女儿。过去,他家的收入主要靠务农,在淡季他做瓦工。作为家里的长子,他感到生活压力很大。
在2018年3月加入克拉玛依钻井公司后,迈迈蒂·阿布拉·图尔孙成为了一名石油钻井工人。“钻井队的情况很好,有一个澡堂,一个配有空调音器和取暖器的宿舍,还有一个专业的生活服务队,负责为我们做饭、打扫宿舍和洗衣服。食堂的食谱非常丰富,非常美味。不到半年,我体重增加了几公斤,并和家人聊天。他们没认出我来。”
目前,麦玛蒂·凯西·图尔孙的平均月收入为5000元。当他表现好的时候,他还有奖金,他每个月给家人寄4000元。今年年初,他帮家人买了一头奶牛和一辆电动车,还了两万多元的贷款。他的家人不仅很开心,他的邻居也很羡慕。
位于新疆南部的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被称为南疆四州,属于我国“三区三州”的深度贫困地区。针对当地贫困家庭的就业问题,各级政府拓宽了就业转移渠道,在城镇、企业和工业园区转移就业岗位,在新疆跨地区转移就业岗位,在内地扶持的省市转移就业岗位,在农村地区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转移就业岗位。对那些有就业愿望和一定技能水平的工人来说,他们应该转行。
[我要纠正错误]主编:吴
标题:新疆就业扶贫政策帮助越来越多贫困农民转型成为产业工人
地址:http://www.ao5g.com/adlxw/6958.html